黄河之畔,兰州石化如同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敢为人先的“四出”精神便是那深埋地下的根系。
站在树下,兰州石化企业首席专家王福善,如同一位守望者,将自己的身影与这棵大树融为一体。这位在兰州石化科研领域一直坚守和耕耘了30多年的专家,以深邃的洞察力和超前的视角,引领兰州石化在科研领域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王福善的人生,是对敢为人先精神的深刻诠释——高洁净医药用聚烯烃、绿色环保车用聚丙烯、高性能茂金属聚乙烯、特种丁腈橡胶、碳五加氢石油树脂等技术,不仅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更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国产替代的壮举。王福善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变为现实。
在王福善的带领下,兰州石化科研业务的枝叶更加繁茂,向着阳光,向着蓝天,持续生长。而王福善的故事,如同大树的年轮,一圈一圈记录着点点滴滴的风雨历程。
同样做的是聚烯烃,为何国外厂商能轻易驾驭的技艺,我们却不行?2006年,这念头如同不散的阴云,连续多日萦绕在王福善的心头。
聚烯烃,可用于包装材料、纺织品、建筑材料、农业、汽车工业、医疗器械、日用品等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中国,以其庞大的聚烯烃产能,占据了全球市场占有率的四分之一。然而,这背后,国内聚烯烃产业的隐忧亦如影随形: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稀缺,超过七成的高端聚烯烃依赖进口,这不仅是经济上的负担,更是战略上的隐患。
尤其是国内医用包材聚烯烃树脂。我国是医用级聚烯烃树脂消费大国,年消耗量15万吨以上,医用包材聚烯烃树脂的产业化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
“医用料技术,一定要尽快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王福善清醒认识到,医药用聚烯烃材料的国产化异常关键。
那段时间,王福善深入研究国内外在医药用聚烯烃材料领域的相关情况,他深入分析研究各领域的数据,努力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随着研究的深入,也让他更加笃定,国外厂商能做到,我们肯定也行。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后,他将自己的想法第一时间向公司领导作了汇报,最终获得了公司领导的支持。
有了公司的支持,王福善全身心投入医药用聚烯烃材料国产化替代研究。他带领团队反复研究讨论,最终制定了一个“双轨并行”的整体方案。
一方面,要解决专业方面技术问题,确保能够研发出符合医药行业标准的高洁净聚烯烃材料;另一方面,要解决我国尚未建立相关领域安全性评价认证体系的问题。
2010年年底,面对各方压力,王福善坚定且自信地带领团队开始了漫长的科研奋斗之旅。
医用聚烯烃树脂要实现产业化应用,高安全性是核心要求。生产流程长且复杂,容易引入杂质,导致药液中杂质微粒超标,药品不足以满足使用上的要求……这些都是科研团队亟须解决的难题。
王福善带领团队夜以继日深入研究,反复试验,逐一破解摆在眼前的难题。同时,王福善还热情参加到国家有关标准体系的建立中。
他深知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医药用聚烯烃材料要进入医药包装行业,一定要经过国家监管部门的批准。但由于当时国家有关标准体系还不完善,监管部门在批复项目时缺乏依据,即使生产出比国外更好的产品,药厂也无法使用。
2010年开始,兰州石化公司通过中国石油总部联系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出参与建立医药用聚烯烃安全性评价方法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想法。就这样,王福善带领团队开始了又一次“长征”。
他联合国内知名专家确立并开展了22项药用聚烯烃毒理学和安全性研究工作,参照医药公司制作标准规范,首次提出并确立了药用聚烯烃生产管理规范及标准。
2016年,国家医用聚烯烃安全性评价体系正式对外发布,医用聚乙烯、医用聚丙烯产品毒理学安全评价有了明确的国家标准。兰州石化生产的RP260、LD26D、RPE02M等产品成为首批通过评价的产品牌号。
国家有关标准体系的建立,终于使王福善团队的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了工厂。经过“八年抗战”,2017年,兰州石化生产的医药用高洁净聚烯烃材料开始在我们国家医药行业推广。
其“物美价廉”的国产替代优势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兰州石化生产的超纯净聚烯烃树脂输液瓶、输液袋、滴眼液瓶等产品不断抢占市场占有率。
同时,这一产品,不仅稳固了兰州石化在国内市场的地位,其市场份额顺势攀升至约70%至80%之间。如今,超洁净级别的医药用聚烯烃材料已然成为兰州石化的标志性产品,彰显了企业在特种材料领域的领军形象和对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贡献。
2008年,兰州石化开始和比亚迪合作,向比亚迪保险杠生产供应原料,在车用聚烯烃材料领域大展拳脚。
2005年,王福善还不到40岁,被任命为兰州石化副总工程师。上任后,他走访客户过程中发现,汽车制造业跟石业关系紧密。
那时,中高档外国品牌车用的聚烯烃材料基本从国外进口。国产车用料气味大、不耐用,而被消费者嫌弃,尤其是汽车被太阳晒过后,味道更明显。
在王福善看来,车用聚烯烃材料的味道来源很复杂,原料、催化剂、聚合工艺、助剂体系等都会影响其气味。
当洞察到国产汽车制造商对优良性能车用聚烯烃材料需求日渐增长时,王福善带领团队进一步探索汽车制造企业的实际的需求。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深化研发力度,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车用材料技术方面的要求很高,简称‘三高二低’。”王福善介绍,“三高”就是高流动、高抗冲、高模量,“二低”就是低气味、低VOC。
历经15载不懈探索与创新,王福善携手团队攻克了四大技术“堡垒”,成功打造了“三高二低”平台技术,并推出了一系列车用抗冲共聚聚丙烯产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兰州石化慢慢的变成为国内多家大型车用聚烯烃材料改性厂的原材料供应商,其供应的原材料品质日益受到市场认可。
在此基础上,王福善带领团队还发明了两大类催化剂体系,深入研究并掌握了聚丙烯气味及VOC的形成机制,建立了异味物质数据库,并开发出行业领先的气味及VOC控制技术。
这些创新成果满足了奔驰、大众等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对高端车用聚丙烯材料的严苛要求。乘胜追击,兰州石化还成功设计并开发出高抗冲、高模量两大系列共8个牌号的产品,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并全面替代了进口产品。其中两大系列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满足了国内头部车用料改性企业的需求,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聚烯烃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结合抗冲共聚聚丙烯的发展的新趋势,王福善还主持开发了40万吨/年高抗冲聚丙烯成套技术及工艺包。在茂金属聚乙烯成套技术研究领域,王福善更是率领团队突破重重难关,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并成功打造出中国石油首套基于自主工艺的6万吨/年茂金属气相法聚乙烯生产线,并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王福善领衔的超高压电缆料原创技术创新项目,实现了超高压电缆料从依赖进口到国产自主化的华丽转身,为国家能源安全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王福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甘肃省优秀专家和高层次专业方面技术人才,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合成树脂协会聚烯烃分会理事等职务,先后主持集团公司重大科学技术专项等项目20余项,获13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
对于寻常人来说,取得其中任何一项成就都非易事,而王福善却在多个领域里都走在前列。
2007年,李铁柱还是当时橡胶厂的技术员。当时,有一批丁腈橡胶产品性能不达标,原因却迟迟未能查明。
为了找到原因,王福善带头组织技术攻关,查找问题原因。他细致入微研究生产线的每一个环节,与技术人员深入沟通,共同查漏补缺。很快,他便高效精准地锁定了问题根源,他的专业水平李铁柱很是敬佩。
王福善的人格魅力同样令李铁柱折服。他摒弃独断专行的做法,倡导技术领域的开放交流,为技术探讨研究创造更宽松更容易激发创造力的氛围,他也总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为各项工作的高效推进创造良好条件,他的非凡领导才能人人称赞。
中学时期,王福善以其卓越的数学才能脱颖而出,不仅在校内成绩斐然,更代表学校出征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并赢得了荣誉。参加工作后,他迅速崭露头角,成为公司备受瞩目的“明星员工”。忙碌的工作之余,他充分的利用业余时间坚持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在王福善的心中,兰州石化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它更像是一个汇聚智慧与创新的大熔炉、一个孕育知识的大学堂、一个培养人才的大摇篮,也为他搭建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平台。
王福善所经历的时代,正是兰州石化新老交替的时期。198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国家经济建设蒸蒸日上。而此时兰州石化曾经经验比较丰富的老一代留苏专家逐渐退休,新一代年龄小的员工尚未完全成长起来,当时国内高等教育体系尚处于发展阶段,有关专业人才供应不足,面临人才断层的困境。
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火热年代,王福善带着满腔热血和对化学工程的深厚热爱,成为兰州石化的一员。他深受那些满怀报国热情、不计个人得失、从全国各地来支援大西北建设的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影响。
从老一辈科研工作者那里,他获得了启蒙,学到了经验,经年累月的师徒传承,如同一条牢不可破的纽带,让王福善在工作中很快找到了方向、掌握了方法。到如今,王福善都怀念那段岁月,那时看到和学到的知识价值连城。
这些充满温情的经历,照亮了王福善前行的道路,塑造了他如老一辈兰州石化人那样独有的情怀与坚韧,引领他在兰州石化这片热土上,不断学习、成长。
“唯有决心将一生奉献给技术探索,胸怀抱负与家国情怀的人,才能在科研的征途上摘取硕果。”王福善总是以此勉励他的学生与后辈。
一路走来,王福善共培养了30名科研骨干,其中3名集团公司高级专家、7名领域负责人、12名项目负责人。作为导师,他指导了4名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在他影响下,一大批年轻骨干成为公司科技中坚,为中国石油创新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福善深信,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敢想”是最宝贵的品质。无数技术的飞跃始于大胆的想象,若连想象的门槛都不敢跨越,实践的脚步自然无法迈开。
王福善所强调的“敢想”,不仅是勇气的体现,更是一种深思熟虑的能力,以及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而这一切,皆根植于不断地吸收新知,积极地捕捉和融合信息,以此拓宽视野、发现规律、激发创新灵感,从而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