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平台注册

400-881-6983

全国热线电话:

边防官兵巡逻、训练有了新“神器”:-30℃水能热一天

来源:半岛体育平台注册    发布时间:2024-10-19 08:40:32
内容详情/Details of the content

  很多军迷都曾经看到过中国军人在边防线上“饮冰止渴”的照片。从某一些程度上看,这是对中国军人一直以来牺牲奉献精神的一种致敬,同时这些照片也让人“心疼”,特别是在我军需研究部门看来,更是“痛心”。他们加快更新技术,让边防线上的军人喝上热水、吃上热食,穿得更暖,机动更快……

  据报报道,新疆军区可可托海边防连官兵近日用上了新型多功能保温水壶。水壶采用双层真空保温与结构,拥有非常良好的保温效果,可在-30℃的环境下实现24小时保温。

  在使用中,边防官兵从早晨8时出发,在中午12点抵达一处休整点,官兵轻轻拧开新型多功能保温水壶,只见壶口仍然冒着热气……

  上士陈从跃高兴地说:“巡逻路上喝上一口热水,既驱寒又提神!过去主要靠临时烧水,费时费力不说,还容易暴露目标。有了新型多功能保温水壶,即使气温再低,我们也不担心水壶里的水冻成‘冰疙瘩’了。”

  和一般的不锈钢或者金属双层真空保温杯相比,军用双层真空保温杯的难点在于容量大、需要有较强的抗冲击性,对材料和加工工艺的要求更高。

  据报道,这种水壶是现有我军10式军用水壶的一种改进型号。10式军用水壶的容量为1L,配有迷彩外套和背带,可以方便的在军用背囊上携带。瓶盖密封方面也采用硅胶垫作为密封材料,能确保长时间使用的密封性。

  而这次新型多功能保温水壶的改进主要是在保温性上,即对壶体的结构采用了内外双层保温与结构设计,壶体与壶口的焊接一次成型,极大的提升了保温性能。据测试,这种双层真空保温与结构的军用水壶,装满60℃热水,在零下5℃进行野外训练,10小时后,采用红外温度测量仪检测到的温度为55℃,18小时后检测到的水温为50℃,极大地满足了行军作战需求。

  实际上,这次新疆军区可可托海边防连官兵用上的,可不止新型多功能保温水壶这一种,而是总共试穿试用了20余种新式防寒被装和装备。这中间还包括新一代防寒被装、新式防寒单兵帐篷、新一代雪地伪装服、多功能野外生火工具、单兵野外炊具、充气睡垫等。

  由军事科学院军需工程技术研究所新研发的新一代防寒服,在设计理念上更注重实战性,在兼具保暖、防风等功能的同时,还具有轻薄、结实、耐磨的特点,可满足多种条件下的训练和实战需要。

  防寒保暖作训大衣,由内外两件服装组成,外服采用迷彩涂层面料,挡风性能好;内服为可拆卸羽绒背心,特别轻便,便于迅速完成投弹、据枪、卧倒等战术动作。

  另外,吸湿快干内衣裤采用高新技术材料制造成,可在官兵大量运动出汗后迅速导出汗液,确保皮肤与服装间保持相对干燥;避免低温度的环境中,由运动向静止转换时造成的冻伤。

  事实上,早在2017年2月,我军就在北部战区陆军多个部队试穿试用改进的防寒服装,从内到外共有6层防寒防护,从单向排汗内衣到防寒作训大衣,从轻便作战靴到一体式防寒头套共有20多个品种,具有轻便、保暖和防水、透气等特点,整套重量比老式防寒被装轻了5斤多,有效解决了现有防寒被装存在的品种单一、穿着笨重等问题。再配上新一代伪装服,能够完全满足寒区伪装、作战的一系列要求。

  除了服装,还有满足寒区野外休息的新一代防寒单兵帐篷。中国早在21世纪初就研制了01式单兵野战睡具,包含01式野战睡袋和单兵帐篷。不过这种装备试验性质更多,装备不太普遍。而针对于寒区作战,01式睡具只是在睡袋厚度上针对寒区进行了加厚,而单兵帐篷则没有大的分别。据使用反馈来说,总体上反映很不错,但缺陷是空间太小舒适性较差,而这次出现的新的寒区单兵帐篷,支架形状出现了变化,空间有所增加,而且还增加了充气睡垫,这样子就能够提供更好的防寒防湿的功能。

  至于单兵炊具,我国已经相继开发出05式和10式野外单兵炊具。10式野外单兵炊具包括的炊具包中就有永不生锈可直接加热的大号双层不锈钢饭盒、折叠固体燃料炉、多功能刀叉和调料盒。这次新的单兵炊具针对寒区作战又有了哪些新改进,还要等待更详细的报道。

  由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漫长、地理环境最复杂的边防线,因此中国除了要保障军人巡逻作战的需要外,还必须要提供各种机械化平台和装备,中国边防部队也就出现了水陆空各类装备。

  例如云南边防某团装备的“野牛”重型巡逻车,采用商务车一样的横排乘坐方式,在行进中观察或是射击都十分便捷。它可以一次搭乘17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车身上还有机架平台、北斗定位系统、实时通讯系统、监控和图像传输系统。考虑到边防官兵要长时间在野外巡逻,车上饮用水、净水机、厨房和卫生间等设施一应俱全。它能让边防官兵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吃上热饭菜,喝上干净的水,对于战士们保持体力,更好地达成目标大有帮助。

  新疆阿勒泰、伊犁、塔城等北部地区,冬季时间长、降雪量大。每到冬季,巡逻车动不了,军马走不了,官兵只能靠双脚徒步巡逻。因此这些地区的部队就装备上摩托雪橇提升边防部队执勤巡逻效率,减轻官兵巡逻强度。这些新型摩托雪橇采用履带驱动,时速可达60公里,在驾驶手柄、头盔上配备了供热装置,解决冬季官兵野外巡逻执勤的防寒难题。摩托雪橇装备连队后,官兵巡逻效率提高了5倍以上,以往积雪1米多厚的巡逻死角现在可轻松到达。

  从兴凯湖到班公湖,从额尔古纳河到北仑河……我国边防界江、界湖众多。这些界江、界湖地理环境千差万别,水域天气特征情况不一,这就需要在不同水域环境执行边防巡逻任务的专用船艇。例如在中印边境海拔4250米的班公湖,我军使用的新型边防巡逻艇使用新型非金属材料制造成,不惧湖中冰块碰撞,而且克服了高原空气稀薄发动机启动困难的问题,巡逻艇的速度很快可以上升到每小时40公里,开创了国内外小型船艇在高海拔低压缺氧条件下顺利起滑并高速滑行的先例,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在云南边境丛林地带、新疆戈壁荒滩、西藏雪域高原地区许多难以到达的巡逻点位,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使用直升机巡逻,过去需十天半月完成一次的巡逻,现在只需几个小时即可,巡逻里程和监控面积也比过去增加了4至5倍,巡逻效率平均提高25倍以上,观察目标更加清楚、全面,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更强。

  此外,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该型装备也成为边防巡逻的重要装备。相对于直升机,无人机的特点是费用低、不涉及飞行员的安全问题,隐蔽性强。无人机边境巡航时,因无人驾驶,不仅仅可以在雾、雪、雨等恶劣天气特征情况下执行日常巡逻及边境管控任务,而且具有机动性能好、安全性能高等优势,使其在任务执行情况方面,切实体现出高效、方便、快捷等优点。

  我国边境之复杂和广大,决定了有人巡逻和人力监视不可能完成边境的24小时不间断布控,因此必须应用信息化边防监控系统。

  在我巡逻困难的边境地区、斗争激烈的“争议地区”、进出困难的管控薄弱地区,建立常态化卫星预警监视系统,为边防部(分)队建立卫星情报信息的实时同步接收判读处理终端,以提高卫星情报信息的时效性。

  中国边境现已经存在前端监控探头网络,而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增大布设密度,强化侦察能力,消除监控盲区,进而实现动态行动识别和预警。对控制薄弱地区和巡逻难以到达地区,甚至要布设能发声、发光、发烟的信号装置,在边境铁丝网等拦阻设施上或在森林植被中,设置振动光缆、电缆等防越报警设施。

  从边防监控的信息化体系上看,目标是将现有的技术侦察、电子侦察、雷达侦察、卫星侦察等手段做综合组网,构建一体化侦察预警网系;对监控系统实施统一整合,融合军地情报信息资源,努力构建三军一体、军地结合的边防侦察监控与情报保障体系,实现信息化边防监控向智能化边防监控的发展。

  除了陆地边境,中国还有广阔的领空、识别区、领海、经济专属区等海空权益需要保卫,因此中国信息化的边、海、空防一体化预警监视网络,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先进的信息化态势感知设备,例如远程预警雷达、海上巡逻飞机,甚至包括水下监听网络,来防御对手从不同方向的入侵。

  欧盟外部边防管理呈现碎片化现状,即边界国家主要负责本国与邻国边界的管理以及出入境口岸的边防检查工作,如对边境地区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的管理,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等进行边防检查,打击跨境犯罪活动等。

  而且,成员国在进行具体边防管理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借助于欧盟先进的边防管理信息系统,如签证信息系统、申根信息系统和其他情报信息等,进行比对,以提高边防检查的速度和效率。

  对边界线的监控,主要体现为采用技术力量,对边境过境点间的边界线附近的情况做监视,尽早发现非法移民者、跨境犯罪分子、走私分子以及和其他一些不受欢迎或者可能对欧盟安全产生威胁的人。例如将指纹技术、DNA技术和监视技术运用在边防管理中,确实提高了边防管理速度,使得个体出入欧盟领土的活动始终处于边防部门的监视之下。

  欧盟边防管理工作实际上以新的标准给人进行分类,把“欢迎的人”和“不欢迎的人”分开、把“文明人”和“野蛮人”分开,把“富人”和“穷人”分开。

  欧盟智能边防管理系统中,自动认定为具有某些特征的人为“危险分子”或“不受欢迎的人”。例如由于欧盟智能化边防管理系统在录入信息时出现拼写错误,一位来自科特迪瓦某一村庄的年轻女性被禁止入境,原因是10年前,有3位来自同一村庄的女性在欧盟做过。

  目前,美墨边界是全世界最繁忙的边界,每年约有250万人以合法方式通过两国边界。然而美国严格的签证制度和松散的边界管理,促使许多人选择以非法方式越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加大了对边境安全的重视。

  首先,开始修建边境屏障。 自上世纪90年代起,由于美墨边境安全的恶化,美国政府开始着手修建边境屏障。1991年,美国海军工程队开始沿丘拉维斯塔至蒂华纳的边境线年,美国将隔离墙扩展至14英里,一直延伸至太平洋海岸。1995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启动了门户防卫计划,在美国加州和墨西哥的边境线修建金属墙以阻挡偷渡者。2006年10月26日,美国总统小布什签署《2007年度美国国土安全拨款法案》,授权在美墨边境建立隔离墙。目前,美墨边境上已建成1048公里隔离墙,还有约三分之二的边境地区未建隔离墙。

  2004年起,美国开始在美墨边境实行“US-Visit”计划(数字化出入境身份辨识系统),并在多个口岸建立生物识别程序,俗称为“电子边境”,目的是收集和存储持有美国签证的外国旅客进出美国边境的信息数据,在美国各政府部委之间共享,以确保外国来访者不会超期在美滞留,帮助政府逮捕可疑和罪犯。

  美国政府还在部分边境墙上安装了感应设备,以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抓捕偷渡者。美国边境巡逻队还使用雷达、无人机、远程视频监控等高科技手段加强边境巡防。

  尽管20多年来美国历届政府均对边境安全问题十分关注,但美墨边境安全形势并未有大的改观。特朗普上台后不久即宣布要修建隔离墙。边境墙项目已从2017年3月6日开始做招标,计划不久后就投入建设。根据特朗普政府修建美墨边境隔离墙拟定的十年计划,造墙所需资金高达180亿美元。分析的人表示,特朗普政府短期内难以获得造墙资金,用军费造墙的提议也很难行得通。而即便边境墙未来能够建成,其实际作用或许也很有限。(风林)

产品展示
首页
电话
留言反馈